1月8日,民生金租在东疆综保区落地的首单天津制造的出口租赁业务船舶——MSC ANITA轮,在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交付。该艘船舶为16000TEU集装箱船,交付后将租予国际知名班轮公司地中海航运使用,是“天津资本”+“天津制造”的首艘出口租赁船舶。此次交付的“MSC ANITA”轮,即民生金租根据国际知名班轮公司地中海航运需求,向中船(天津)公司订购的。
1月9日,搭载国氢科技“氢腾”船用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船舶“西海新源1号”顺利下水。该船为国内首艘商用氢燃料电池动力高端旅游商务接待船,预计今年3月将投入庐山西海商务旅游和环境监测。本次搭载“氢腾”船用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船舶顺利下水,标志着国氢科技具备了船用氢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开发及交付能力,扩展了国氢科技“氢腾”产品的应用范围,展现了国氢科技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优势。
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亚洲首套船用风力旋筒助推系统成功投用,标志着我国船舶动力技术获突破,在商用船舶旋筒风帆系统技术领域实现零的突破,对于推动船舶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旋筒风帆系统是利用风能来驱动船舶的新技术,通过电机驱动旋筒旋转,产生与来风方向垂直的推力。
12月28日,青岛海检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举行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海丽雅集团总经理黄涛和海检集团战略发展总监洪晓莉签署特种绳缆检测服务平台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技术资源优势联合打造国内首个、国际领先的绳缆质量检测服务平台。青岛应急管理局副局级领导干部刘培喜,海丽雅集团董事长张旭明,海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立宇,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臻出席仪式并现场见签。
12月22日,《海洋经济蓝皮书:中国海洋经济分析报告(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在山东青岛发布。蓝皮书由总报告引领,涵盖产业篇、区域篇、专题篇。总报告分析了2022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形势。产业篇总结了2022年我国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发展情况。区域篇则分析了北部海洋经济圈、东部海洋经济圈、南部海洋经济圈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形势。
12月21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船舶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温刚,宝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望明出席签约仪式。中国船舶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盛纪纲,宝武集团党委常委,宝钢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邹继新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签约前,双方就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多领域合作进行交流探讨。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九院获得海上综合平台外观及内装设计项目委托,包含“东山一号”海上养殖旅游平台和“普盛二号”的外观优化及内装设计工作。该项目是继“两型海上养殖旅游平台设计”项目后,中船九院与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合作签订的又一个海上渔旅融合设计项目。
12月18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七〇八所设计、黄埔文冲建造的超深水科考船——“梦想”号大洋钻探船举行命名暨首次试航活动,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能力建设和海洋技术装备研发迈出关键一步。“梦想”号预计于2024年全面建成,交付使用后将主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际大科学计划中的大洋科考钻探任务。
12月8日,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顺利落下帷幕。公司作为全球知名装备制造企业,与来自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专业观众参与本次盛会。振华重工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张健出席展会。展会期间,振华重工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观众全面展示了海工装备领域的卓越实力和辉煌业绩,并与国内外重要客户深入交流当前海工市场的发展动态、市场趋势、热点领域以及技术方案,分享行业经验,探讨合作机遇。
10月12日,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暨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航海装备产业快速发展,设计建造能力和装备质量性能跻身世界前列。中国电信和中国海底在博览会央企展区的展台上,全方位展示了发展历程、科技创新成果及海洋工程设备、智慧海缆云、海上卫星通信等海洋网络建设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海洋装备领域发展的最新成就。